城鎮供水係統從“源頭到龍頭”的主要環節包括水源、輸水管網、淨水廠、配水管網、二次供水設施、入戶管道與設備、自來水龍頭。二次供水係統是連接水源和用戶水龍頭之間供水係統的“最後一公裏”,是城鎮供水係統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二次供水係統主要由泵房、二次供水設備(含控製櫃係統)、遠程監控設備、管網等組成,可以起到水的儲存和二次加壓等功能,在城鎮輸配水管網水壓不足時,保證了終端用戶用水的穩定性。本文由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轉載發布;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主要研發製造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一體化雨水提升泵站,一體化汙水提升泵站,地埋式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等;歡迎訪問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城鎮化的推進帶動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持續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4年3月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該規劃提出了2020年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目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52.6%提升到2020年的60%左右,城鎮公共供水普及率由2012年的81.7%提升到2020年的90%”。
城鎮化水平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必然要適應城市發展,將推動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公共供水設施及其重要環節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2013年至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由53.73%提升至58.52%,相應地每年生活供水總量由537.30億立方米增長至593.76億立方米,供水管道長度由64.64萬公裏增加至79.74萬公裏。如果不考慮城鎮供水普及率提升的影響,平均城鎮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供水管道長度需要增加2.71萬公裏。
二次供水不僅適用於高層、小高層(通常為六層以上)以上的建築物,當城市供水水量、水壓無法滿足城市人口用水需求時,低層建築物也需要用到二次加壓設備。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及城鎮供水普及率的提升,促使城鎮供水總量逐年遞增,城鎮供水設施建設不斷增加,伴隨著二次供水設施規模也不斷擴大。二次供水不僅適用於高層、小高層(通常為六層以上)以上的建築物,當城市供水水量、水壓無法滿足城市人口用水需求時,低層建築物也需要用到二次加壓設備。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及城鎮供水普及率的提升,促使城鎮供水總量逐年遞增,城鎮供水設施建設不斷增加,伴隨著二次供水設施規模也不斷擴大。
資料來源:《2017年城鄉建設統計公報》、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高層建築數量和房屋建築密集度增加促使二次供水設施投資增加
我國幅員遼闊,但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稀缺。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人口趨於密集,用地日益緊張。2017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0.32萬公頃,其中商服用地為3.09萬公頃,連續3年呈現下降趨勢;住宅用地為8.43萬公頃,近3年保持平穩。
在有限的土地建築用地上隻能增加建築密集度並且向空中延展,部分城市建築用地容積率不斷攀升,中高層建築數量及建築密集度不斷增加,對水壓和水量的要求更高,直接促使二次供水設施投資增加。
每年新建的二次供水設施數量與全國城鎮商品住宅房、安置房、商業辦公樓以及學校、醫院等公共事業單位樓宇的新建數量和高度直接相關。房屋竣工麵積可以大體反映每年新建市場的活躍情況,受城鎮化推進、中高層建築數量和房屋建築密集度增加驅動,城鎮房屋竣工總麵積近年來保持較為平穩的態勢。
國內民眾及政府對二次供水環節的水質安全日益關注,推動老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增加
水池、高位水箱等老舊落後的二次供水設施由於其技術及材質落後、設施老化、年久失修等因素,導致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供水水質安全和供水壓力穩定性等兩個方麵,其中水質安全是二次供水過程中必須保障的首要方麵,主要汙染點可能存在於水池、水箱等儲水設施。由於水壓穩定性可能導致的安全事故問題,則主要表現為對市政管網壓力產生影響、住宅小區內水壓不穩、臨時突發性停水斷水等。
近年來,全國各地多次發生由於二次供水汙染導致的群體性中毒事件,公眾媒體也屢屢曝光二次供水設施的汙染問題,使得國內民眾及政府對二次供水環節的水質安全日益關注,對二次供水重要性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2017年5月,由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全流程飲用水安全保障體係,加快對水源汙染、設施老化落後等導致的供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管網和二次供水設施的更新改造”發展智慧水務。
“統建統管”二次供水模式的推進,加快了老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步伐,拓展了中高端二次供水設施需求空間,催生了二次供水集中管理平台需求
二次供水水質汙染除了設施本身技術和質量的原因外,還有很大部分原因在於行業監管不善、責任主體不明,甚至出現部分地區泵房無人管理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二次供水設備、設施及供水係統資產屬於用戶,不在公共供水企業管理範疇,大多數二次供水係統都由物業公司或建設單位管理,要從根本上改善二次供水管理現狀就必須把二次供水納入城市公共供水係統。
針對二次供水長期存在設施建設和管理多元化,運行維護責任不到位,監管職責不明晰的情況,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區域都開始推行“統建統管”模式,一些率先采用“統建統管”模式並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地區,也在全國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而“統建統管”的發展,也將從多方麵驅動二次供水市場需求發展。
智能化成為二次供水方式重要發展方向
在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中強調“要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二次供水遠程管理控製網絡,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智慧二次供水係統就是在延續普通變頻調速、無負壓二次供水係統基礎功能上,融入工業互聯的理念,通過結構設計創新、控製係統改進、軟件程序編寫、硬件設備升級等方式,提升二次供水設備的供水安全性、智能化水平以及節能效益,同時通過遠程數據接入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實現地區二次供水設備的集中遠程管控,提高二次供水係統管理維護能力,降低投資與維護的綜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