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波帶著問題前往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的汙水處理站和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廠進行調研。
“餘氯是否納入在線監測?”……每到一處,王波幾乎都會問這個問題。
餘氯是氯消毒的水質參數,當前,公共場所和家庭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當汙水中餘氯含量提升,說明消毒殺菌更徹底。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阻擊疫情,不少地方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強化對醫療機構、隔離場所等的汙水處理監管,要求加強對醫療廢水的消毒殺菌力度,加大餘氯檢測頻次,餘氯指標由3.0mg/L提高到了不低於6.5mg/L。
汙水處理廠出水餘氯指標尚無國家標準,屬應急措施
據了解,現行的《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並沒有對餘氯相關指標提出要求。那麽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製定疫情防控期間汙水處理餘氯指標的依據是什麽?
2月1日,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針對這一情況,生態環境部迅速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附了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以下簡稱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提出,接收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以及相關單位,采用液氯、二氧化氯、氯酸鈉、漂白粉或漂白精消毒時,參考有效氯投加量為50mg/L。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小時,餘氯量大於6.5mg/L(以遊離氯計),糞大腸菌群數<100個/L。
雖然技術方案明確指出適用於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下簡稱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以及研究機構等產生汙水的處理。但在嚴峻的疫情麵前,不少地方製定了更嚴格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將上述指標作為對所有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廠等機構的“硬要求”進行落實。
餘氯過低影響消毒殺菌效果,過高有可能影響水環境
雖然含氯消毒劑用得越多,消毒殺菌效果越好。但氯能夠殺死汙水中的有害生物,也能夠殺死天然水體中的有益生物,所以需要控製總餘氯的量,並不是越多越好。
換言之,汙水處理單位在消毒劑尤其是含氯消毒劑的使用上,既要嚴守下限,足量投放,確保消毒殺菌效果;也要控好上限,適度投放,避免給水環境造成其他負麵影響。
花季传媒V3.011黄看到,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在監管過程中,既要求汙水處理單位采取投加消毒劑等措施,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要求;也要密切關注出水餘氯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確保出水達標。
四川省樂山市生態環境局近日就針對該市疫情定點治療醫院上線了新的醫療廢水在線監控設備,能夠對廢水中的餘氯進行在線監測,實時提供監控數據並可以遠程傳輸,便於生態環境部門及時掌握廢水中的餘氯含量。
“沒有特殊情況,汙水處理單位按技術方案和地方要求操作即可,不需要特別加大含氯消毒劑的使用。如出現特殊情況需要大量投放量,可以在汙水處理工藝最後使用活性炭等方式,增加脫氯環節,必須確保最終外排水穩定達標。”有專家指出。
下一條信息:沒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