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維保力度,增強設備“免疫力”。該廠按照“設備操作標準化、設備本質安全化、設備運行合理化”的要求,嚴格落實巡檢、保養製度,不斷增強設備“免疫力”,促進設備規範化管理。崗位員工每兩小時須對設備開展“望、聞、聽、切”等檢查,預判故障,消除隱患。對現場設備須做到“四懂、三會”,確保設備運行平穩。堅持“三分用、七分養”的理念,嚴格落實設備現場“十字作業法”,不斷延長設備使用周期,降低維修費用。
應用“四新”技術,增強設備“新動力”。該廠持續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材料的推廣和應用力度,優化技術性能,增強設備“新動力”,進一步提升設備管理水平。在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上,將潭71站3#混輸泵由單頭螺杆改為雙頭螺杆,減小軸向推力,有效提升了泵的工作壓力,確保泵體運行平穩;將潭71站1#混輸泵減速箱改為大減速比減速箱,降低了扭矩,解決了配用電機功率不足的問題,促進了節能降耗;將馬36站2#注水泵通過技術改造降低泵速,減小了排量,避免“大馬拉小車”,節省了能耗;將黃18-6和廣13-6兩口井的增注泵通過調整柱塞直徑組合,提高平衡率,實現了高效運轉。在新裝備、新材料的使用上,通過安裝40台抽油機柔性電機滑軌裝置,延長皮帶使用壽命,有效減少了停井時間,避免了井筒砂卡蠟卡;紮實開展抽油機節能改造工作,運用尾平衡節能裝置,推廣應用永磁低速電機,不斷降低設備能耗。
提升內修能力,增強設備“自愈力”。提高員工治愈設備“雜症”能力,可減少設備“外診”,有效節省維修成本。該廠堅持把技能培訓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培養一流的員工換來一流的設備管理水平。按照“幹什麽、學什麽,缺什麽、補什麽”的原則,每季度向員工發放征求意見表,根據員工意見安排授課內容,由員工對授課內容實行“訂餐”。該廠按照設備管理工作安排,組織員工開展皮帶抽油機維護保養培訓,有效提升員工“醫術”。同時加強對設備管理、維修人員、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要求新從事設備管理的人員,盡快熟悉相關工作流程、管理製度和技術標準,並嚴格執行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製度,定期開展複審、換證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