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8月27日消息,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聯合印發《雲南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加快補齊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到2019年底,昆明市將全麵消除黑臭水體。本文由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轉載發布;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主要研發製造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花季传媒下载安装,無負壓供水設備,花季传媒网站入口,切割式排汙泵等;歡迎訪問上海花季传媒V3.011黄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每年新建及改造汙水管網超600公裏
《方案》指出,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係統性修複保護、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為重點,以係統提升城市生活汙水收集效能為主要目標任務,著力補齊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汙水管網等設施建設短板,為盡快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的主要目標是:2019年至2021年,全省每年新建及改造修複市政汙水管網600公裏以上,持續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到2021年底,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汙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基本完成市政雨汙錯接混接治理及破舊管網修複改造,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機製,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
著力抓實7個方麵重點任務
《方案》從建立汙水管網排查和周期性檢測製度、全麵推進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健全管網建設質量管控機製、健全汙水接入服務和管理製度、規範工業企業排水管理、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製度、健全管網專業運行維護管理機製等7個方麵,明確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的重點任務。
2019年9月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及設市城市形成汙水管網排查報告和管道檢測評估報告。2020年6月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評估製度,依法建立基於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係統(GIS)的動態更新機製;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製和費用保障機製。
地級以上城市和設市城市汙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BOD)低於100mg/L的,圍繞服務片區管網製定“一廠一策”係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措施並組織實施。到2021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設市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7%以上,地級以上城市汙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地級以上城市達到國家城市節水評價標準,再生水利用率不低於20%。
未完成任務責任人將被問責
《方案》從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鼓勵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汙水處理收費政策、建立動態調整機製;完善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工程保障;鼓勵公眾參與,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強化督促指導,嚴格考核問效等6個方麵,提出了具體保障措施。
州(市)人民政府對本轄區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負總責,完善組織領導機製,充分發揮河(湖)長作用,切實強化責任落實。
按照《方案》要求,因地製宜製定州(市)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2019-2021年)實施計劃,明確本地區城市(縣城)市政汙水管網新建及改造三年實施計劃清單、“三個基本消除”任務要求(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生活汙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方案》特別強調,自2019年下半年起,省、州(市)兩級要建立巡查、通報、約談、問責等機製,納入年度綜合考核內容,開展督查督導,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實施通報、約談,對未完成任務的相關部門責任人啟動問責。